前面三篇試著紀錄自己的生命故事
從這個過程中我發現
透過寫故事,我又更鮮明的回顧了當時的美好。
故事不總是美麗,如同當下我也還是有困頓不解、想放棄的時刻,
但回過頭去看自己所經歷的,卻又如此的閃亮耀眼。
許多創作者也會說,嘗試寫下自己的故事吧!
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已經準備好要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故事。
我想說,等妳回過頭看,可以舒心自在、侃侃而談的時候,再來分享。
創作的路上千萬不要強迫自己分享”沒有感覺”、”寫得遮遮掩掩”的故事。
讓自己在「寫文章的過程」感到自在,也是我一直以來底線。
當然,也有一些人會在事件發生地當下,很坦然地公開分享。
那也是屬於個人可以接受,甚至是一種他人認可的抒發行為,
不代表我們每個人都要用同樣的形式,才能完成一種創作的歷程。
以我為例,我通常不會在事件當下或是我還沒有沉澱情緒的時刻進行分享,
要我硬寫,還真寫不出什麼(哈哈哈哈)
我都是等過陣子,或是有了一些”可寫”的想法,才把它組織成文章。
你可以參考使用以下2個步驟來檢視自己適不適合開始寫這則故事:
1.寫下來,關於這則故事想的任何文字,過幾天再回頭看看
透過書寫,你可以回看自己在故事中的用字、態度和想法,不論有沒有公開,過陣子再回頭看,你可以比較客觀的來審視是否要公開。
2.對於公開這則故事感到恐懼、擔憂、懷疑?
如果要按下公開、發文等按鈕,有遲疑,並有上述這些情緒,我都會建議稍緩再公開。因為此刻分享文章,同時也夾帶了很多自己預設的念頭,我們不能確保吸引前來觀看的人會投射出什麼樣的回應。
如果你還是很想要分享,可以靜心問自己,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要寫?再次釐清動機,或許你又會有更有智慧的決策唷